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N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08 09:38:14 | 浏览:

  本研究对科技创新集群区的发展过程、基本特征以及作用进行了相关探究。首先对科技创新集群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提出整体认识;其次,以全球科技创新顶级企业的集聚现状为出发点,找出科技创新集群区的共同特点,对其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进行梳理,提出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和分布现状的认识,针对目前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区的分布情况,对各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集聚程度及规模效应、科创回报力度、科创潜在企业、治理支撑、区域流通度这六大要素进行量化分析,进行权衡比较以及综合对比,说明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分析其发展趋势;最后,进一步提出我国现有产业集群区发展的不足之处,并在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利润率、企业数据和产业类型等方面提出相关见解。

  在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集群区拥有广阔的市场、便利的科研条件,能够快速有效地酝酿和产生高技术产业,使得高技术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产业雏形,进一步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能够拥有关键技术,在科技竞争中充当国家科技能力的代表,影响国家战略布局和创新历程,更甚者影响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 在推动区域创新经济体系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研发、区域经济和设施体系基建等事业日趋交汇融合。 因此,建设跨产业领域、跨经济-社会界别而实现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集群区及其治理体系,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区域的创新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科技创新集群区是通过产业链和知识链形成的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的集合,是具有竞争优势、基于知识创新的集聚式技术-经济网络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园区开始向更加汇聚的科技创新集群区方向发展。 自那以后,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发起了各有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集群计划或项目,引导着巨额的资金与大量相关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集群的建设中。

  全球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时,受制于当时的交通和运输条件,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成本等原因,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产业或者相关研发领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会越来越集中,且往往集聚在主要工业资源(如煤铁矿藏等)附近。因此,伦敦、曼切斯特地区出现工业企业集聚,这是英国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一大特征。到了19世纪90年代,伴随着近代工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工业领先国家出现了产业集群模式,其特点是分工合作更加密切、联系更加紧密,德国鲁尔工业区就是典型代表。

  在企业发生集聚的同时,研究机构与各大高等院校也在不断聚集,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共同聚集更进一步形成了初期的科技园区叠加产业集聚区,例如美国的斯坦佛工业园区(早期硅谷);60年代有英国以剑桥科学园区为代表的英国南部科学园区、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技术城、日本筑波;70年代有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韩国大德科技园;8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奋起直追,巴西、印度以及我国的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科技园区纷纷涌现。在这些园区内,企业、机构团结协作使得各方优势互补,再加上资源更加集中等各种效应,使得生产与研发投入的工作成本降低了。

  各国科技园区叠加产业集群区的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升级成长为科技创新集群区,即形成了创新主体高密度集聚、协调发展、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产业配套、相互带动的区域创新体系。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各类人才重要性的提升,新时代的科技创新集群区大多已经离开资源矿产集中区,向位于全球交通网络节点的沿海港口附近转移,这些地区可以为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便利的流通条件,且能够给各类人才提供方便的学术交流和生活条件,在其内部的各种创新因素有着更强的流动性、互补性和互动性。除此之外,科技创新集群区只要开始正常运转,必然会和所处地区的创新系统产生联系,形成互动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创新集群区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科技创新集群区成熟后,就将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融合为一体。(表1)。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图1)

  基于以上对不同创新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可知,科技创新集群区的特点是通过聚集创新主体及各种创新资源,依靠科技研发产生并转化创新成果,进而对整个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和推进作用的创新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全球14个著名科技创新集群区(表2)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与特点,认为科技创新集群区是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区域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生物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来临,随着全球的创新价值链因为反复拉伸和延展而呈现网络化,全球各主要国家的科技创新集群区将可以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更高级的科技创新集群区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但是在发展中也要注意集聚有可能会给相应地区带来一些不利的经济社会影响,例如人口和交通过度密集,环境压力、工资和房价过高带来的生活成本。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图2)

  根据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工业组织将专门的工业(类别)集中于特定的地方;韦伯认为,对于工业区位的确定既要考虑运费和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又要考虑集聚能实现的效益,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反而会下降;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文中提到,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即国内市场)、相关支撑产业、各企业的战略和表现等四角构成的钻石体系打造而成。其中,相关支撑产业的聚类自然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决定了是否有国际竞争力。通过对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的认知学习,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聚集是产学促进研发,研发拉动产学,形成产学研的结合,研发活动促进企业集聚,集聚促使企业开展更多的研发活动,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包括对企业、区域和国家的影响。高技术产业以知识和技术为主导,在不断的创新中获得发展,能够影响到产业发展趋势,影响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与发展,也就是说科技创新集群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卓越科技成果的产生,更希望通过高技术的影响力,深入研究或者是为新兴产业创新提供研究条件,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甚至国家的升级式经济社会发展。在科技创新集群区的建设过程中,区域内的企业是主体,主导着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集群区将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承载区,既可以支撑创新型企业的创建或转型获得成功,又可以帮助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快速从周边市场得到回馈,例如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和纽约周边地区的生命医药科技产业正在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从全球各国的企业研发投入角度来分析,欧盟在2021年12月17日发布的《2021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The 2021 EU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coreboard)宣称,2020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的总研发投入额度合计达到9088.74亿欧元(约合1.0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约90%的商业资助研发。在这2500家企业中,美国有779家,排名第一;中国597家,为第二;欧盟401家,排名第三;日本293家,排名第四。这说明企业规模力度大,但是分布情况不一定均匀。详细分析发现,这些顶级研发企业主要集中在全球不同大洲的14个区域之内(表2)。这些区域已经形成了真正的科技创新集群区,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企业高度集聚在其中。

  几乎都依托着全球最重要或体量最大的市场体系,甚至自身就是这些经济体中的区域科技和经济中心。

  随着区域内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围绕其中心城市或城市群原有的著名研究机构或大学,越来越多的专业科技服务与中介机构纷纷诞生和聚拢,吸引和集中了区域内外的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进而催生了创新型产业和新经济结构和体系在此类区域中的产生和发展,其中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区域表现得最为明显。

  所在区域以不大的空间聚集了至少50家以上的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能够构建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新产业配套和聚落体系。

  除瑞士和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法兰克福区域外,都拥有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球前50名的巨型海运港口,甚至港口群,非常方便建立面向全球市场的创新产品流通网络。如,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区域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香港、珠海、中山等一系列大港。

  除粤港澳大湾区(在北纬23度附近)外,大多集中在北纬35~52度之间。全年相对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更加适宜科研创新和居住生活。

  本研究将《2021版欧盟工业研发记分牌》中的38个行业划分为:高技术类、传统产业类、银行服务类和生活服务类等4大类别,比较发现各类别的平均研发强度(企业的年度研发费用/年度营业总额之比)依次为7.20%、1.51%、6.54%、2.53%。

  其中高技术类的平均研发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大类,且属于高技术类产业的企业数量总共达到1509家,超过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的60%,总研发投入合计6939.21亿欧元,占25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量的76.3%。高技术企业是全球产业类科技创新与研发事业的真正主力军,这主要因为,这些企业的集聚是以创新研发为目的的集聚,企业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投入强度必然比其他行业更强;同样的,不同的产业形成了不同的规模,其研发基础、成熟度、产业结构和类别都会存在着差异,所以相互之间的研发投入也会有差别。

  本研究根据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强度特征,区分了其具体细分行业类型,分别是:医药生物技术类、计算机软件和服务类、科技硬件和设备类、电子电气设备、汽车零部件类、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类、航空航天与国防类、替代能源类。(分类来源依据于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对中高科技制造业的分类、我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的规定)。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图3)

  ①医药生物技术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类行业平均研发强度(7.20%)的两倍以 上。该产业受到众多企业青睐,证明其科技创新潜力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是最近阶段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② 计 算机软件和服务类产业位居第二,说明其依旧有着很强大的发展力量,为新兴科技创新提供软件支撑;③ 科技硬件和设备类为软件开发提供硬件设备支撑,软件开发需求硬件能力提升,所以研发强度也高于行业平均;④ 电子电气设备、汽车零部件类、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类、航空航天与国防类相对研发强度较低,但投入稳定,因为其产业体系较为成熟,发展方向明确;⑤ 替代能源类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是未来发展必经阶段,但是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投入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所以研发强度较低。

  体现出极大的阶梯型,在254家企业中,旧金山-洛杉矶区域就有81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额度,纽约湾区53家,东京大湾区、我国长三角地区、伦敦地区瑞士地区、粤港澳地区的数量为10~20,而其他地区只零星分布着个位数;

  旧金山区域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18.2%),我国津京冀地区位列第二(12.6%),其次是纽约区域(8.9%)、长三角地区(8.6%)和粤港澳大湾区(8.5%);

  主要分布在旧金山洛杉矶区域(22.2%)、日本东京大湾区(7.1%)我国京津冀地区(7.9%)、粤港澳大湾区(7.4%)和长三角地区(7.1%);

  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7.9%)、长三角地区(5.1%)、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东京大湾区(5.8%)、大阪-神户区域(4.8%);

  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域(4.5%)、大阪-神户区域(5.1%)、东京大湾区(3.5%)和长三角地区(3.1%);

  主要分布在伦敦区域(4.1%)、法国巴黎(4.9%)和京津冀地区(2.8%);

  根据《2021年欧盟工业研发记分牌》和CB-Insights公司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企业排行榜》,分别统计全球14个科技创新集群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相关研发布局,并构建指标。

  按照各地区各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集聚程度及规模效应(高技术行业种类数占该地区行业种类的数量之比和高技术行业的企业数量占该地区企业数量的数量之比)、科创回报力度(行业利润率,即高技术行业利润与产品销售净额比)、科创潜力企业数量(独角兽企业数量)、智力支撑(世界排名前100大学数量)、区域流通度(全球排名前100的大集装箱港口数量)六大指标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和权衡比较。将数据进一步整理后得到各个区域衡量标准的数据集矩阵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图4)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图5)

  将其标准化后,得到每个区域不同行业的六大指标,分别赋予权重:研发投入强度为0.2、企业集聚及规模效应为0.2、科创回报力度为0.2、科创潜在企业数量为0.2、智力支撑为0.1、区域流通度为0.1。再进行加权组合及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科技创新集群区的综合对比(表3)。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集群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区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图6)

  对比分析可知,研发投入强度得分、企业集聚及规模效应、科创回报力度、科创潜在企业数量和产业结构综合比较中排位最高的都是旧金山-洛杉矶地区,并且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各个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差。

  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地区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得分最高,是因为其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与国防产业、替代能源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最高,计算机软件和服务、科技硬件和设备、医疗保健与设备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研发投入也处于领先水平,研发投入强度最小的是电子电气设备,综合起来和其他区域有着明显的差距和梯度;从利润方面来看,该区域内科技硬件和设备产业、替代能源产业的利润率最高,电子电气设备产业的利润率也很高,与其投入强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该区域的电子电气设备产业目前处于一个低研发高回报的时间,其他产业的利润率也相当可观,该地区的产业类别最齐全,企业的数量也最多,因此企业聚集度得分最高;且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以高技术产业类为主,发展水平高、创新力度大,会逐渐淘汰掉该区域内研发较低的企业,进一步巩固其高技术研发优势。

  旧金山-洛杉矶区域作为美国乃至全球所有14个科技创新集群区中高技术产业比例最高,顶级研发企业最多最集中的一个,硅谷的典范作用和对创新资源进行吸引的马太效应仍然无可替代。以旧金山—洛杉矶区域目前的创新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态势而言,它在全球科技创新及新经济体系内的领先地位很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不会被动摇,仍然是各国科技创新集群区必须认真研究学习和规划追赶战略的重要对象。

  纽约周边区域的智力支撑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该区域世界一流大学为其提供了专业的高技术人才,科创回报力度大,但是研投强度、企业集聚及规模效应相对较低,行业利润率最大的是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电子电气设备,可能是因为资本的过度集中,更多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企业新技术创新所导致的结果。

  在五大湖区域,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是航空航天与国防产业,行业利润率最高的是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在产业强度得分也可观,也就是说该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在由传统类产业转变高技术类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英格兰南部的伦敦周边区域,综合水平是中美之外的最高水平,主要是因为其科创回报力度大和智力支撑。收益率最高的行业是电子电气设备,其次是航天航空与国防,世界级知名大学为其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法国巴黎及周边地区,替代能源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利润率最大,航空航天与国防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研投强度最大。

  瑞士区域,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产业、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最大,航天航空与国防产业的科创回报力度大,其次是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德国不莱梅-汉堡-柏林区域,科技硬件和设备产业、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最大,利润率最大的是汽车零部件产业、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产业。但是其科技创新潜力处于极大的劣势,说明该地区后备力量不足够,需要尽早应对,防止发展势头减慢甚至衰退。

  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地区,高技术产业数量偏少,主要在替代能源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研投强度最大,计算机软件和服务和汽车零部件的利润率也是最高的。该区域的传统产业占据着更大比重,产业结构依旧以传统产业为主。

  韩国科技创新集群区,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是航天航空与国防产业,利润率最高的是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产业。在对外交流具有较大优势,有利于发展对外产业。

  东京大湾区和大阪-神户区域,研发投入强度和利润率最大的均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其产业强度得分较低,这和该地区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有直接关系,也就是传统产业类型过多、包袱大,产业升级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导致错过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该区域发展潜力不足,较为缺乏智力支撑。

  产业结构综合得分第三的是我国粤港澳大湾区。该区域产业类别较为齐全且数量可观,在研发投入强度上,电子电气设备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表现最好,在利润率上,该区域的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和替代能源的得分很高,且在交通通达方面具有优势地位。

  长三角地区在研发投入强度上表现不如旧金山、纽约周边、五大湖地区,相对较低,但是替代能源产业利润率很可观,而且企业数量、种类分布较为齐全;智力支撑与科创潜力不容小觑,而且具有绝对优势的交通通达度。

  京津冀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在14个区域中最低,但是在航天航空与国防产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汽车零部件产业研发投入也较高,利润率最大的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和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产业。

  可见,我国的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区各有特色和相对优势,如粤港澳大湾区在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和电子电气方面有一定优势;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区域交通体系和诸多的研发机构及院校;京津冀地区由于地缘优势在航天航空与国防相关产业及最前沿研发领域获得的支持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我国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区具有一些优势条件,但是与世界最强的旧金山—洛杉矶区域、纽约周边区域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我国的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区和一流集群区有很大的规模差距、一些领域前沿的空白或弱势,并且在企业的盈利能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

  首先,在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的数量上,虽然处于中端水平(110~142),但是与第一名(255)有着较大的差距;

  三者只有互相协调、互相补充,才能作为一个整体与美国的科技创新体系相抗衡。

  从近几年中国顶级研发企业的数量和研发投入规模的增长趋势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研发投入总量上还有差距,需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同时,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区在各类高技术行业方面都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在世界竞争中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合作。

  就目前来看,要清晰认识我国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区与世界其他集群区(尤其是旧金山—洛杉矶区域)的差距:京津冀地区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实力最为雄厚;长三角地区以电子电气设备、新型汽车产业、替代能源为创新主要方向;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明显优势是在电子电气设备、科技硬件领域、汽车零部件。但更多的是不足,在顶尖行业,尤其是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计算机软件与服务、替代能源产业以及航天航空与国防产业,投入强度都偏低,而旧金山-洛杉矶区域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强度都较大。可能是由于目前社会现状所导致,我国的研发投入目标还未转移到这些产业。

  从利润率来说,我国产业利润率较高的是电子电气设备、汽车零部件产业等,相对来说收益较低。而旧金山-洛杉矶区域利润率最高的是替代能源和科技硬件和设备产业,利润回报更高。从顶级研发企业集聚的角度来说,我国的高技术企业的类型不够均衡配套,数量不够多,尚未形成更强的集聚和临界效应。

  未来我国新产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体系升级的道路漫长,三大科技创新集群区与世界最强集群区差距也很明显,追赶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规划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并引领世界科技及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好当前政策和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促使企业聚集,完善基础配置设施,形成新一轮产业布局,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在数量上的占比,进而追求质量的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引进先进设备,形成完整的开发与应用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密切关注国际研发的最新动态,进行前沿开发,提高区域影响力,吸引要素聚集,形成规模效应。

  我国在高技术方面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研究不够完善,需要在这些领域进行投入,为高端研发打好基础。目前的科技发展正在重塑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深刻影响各国和全球的竞争格局。我国三大产业集群区必然会与国际上类似的重要经济区域发生剧烈的竞争和博弈,夯实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新技术研发能力、创新商业化能力和产业升级转化能力。

  高精尖技术是竞争的核心,我国在盾构机、高铁等高技术方面有竞争力,但是这些技术本身已经不属于当今世界的前沿顶尖技术,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计算机软件与服务、替代能源产业以及航天航空与国防产业还需要深层次的攻坚。我国在这些方面可以进行分工协调发展:

  在粤港澳区域发展电子电气设备、科技硬件领域、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培育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

  对科创回报力度大的行业完善配套服务,加强企业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之间的衔接,缩短产品研发时间,提高利益,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加强市场引导和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自愿开展研发,主动进行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激发市场活力,获得潜在利益。

  如果能够根据我国各科技创新集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人文因素、人口条件、城市环境等因素的协调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哺科技研发和创新,促进新的业态和社会形态早日到来。

  产业 工业化 数字化 人才 创新创业 颠覆性技术 科技指标 科技政策 前沿技术 知识产权 智库

友情链接
  • 我们的热线0898-08980898
  • 我们的邮箱
  • 我们的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 我们的微信号aa123456789

留言主题